发布日期:2025/8/30 9:18:29 访问次数:47
2025年7月26日,河北外国语学院“白洋新翼”乡村振兴实践队奔赴保定安新县赵北口镇杨庄子村。他们带着“文化传承+电商助农”的双翼计划,决心在这片依偎白洋淀、蕴藏丰富“宝藏”的土地上,书写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杨庄子村沉淀着厚重的红色记忆,流传着蒲草编织、剪纸等指尖上的智慧,咸鸭蛋、莲子等特色农产品更是远近闻名。
团队成员合影
在文化振兴的战场上,队员们化身“守护者”与“挖掘者”。他们深入村民家中,耐心倾听,协助梳理那些几乎被岁月尘封的红色故事和濒临遗忘的传统技艺细节。这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次青春的视角对乡土记忆的重新发现与价值唤醒。队员们积极牵线搭桥,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村庄“开课授艺”。当年轻学子求知若渴的眼神,遇上传承人布满岁月痕迹却灵巧翻飞的双手,古老技艺在互动中焕发新生机——蒲草在指尖跃动,逐渐成形为精美的篮、席。
团队成员参与蒲草编织
破解“技艺传承”难题后,实践队迅速将焦点转向“产品变现”的实践挑战。他们架起镜头,用年轻人的新媒体思维,为传统手工艺注入现代叙事。镜头前,不仅细致展现蒲草篮的细腻纹路和独特美感;镜头外,队员们更成为故事的讲述者,深情描绘编织人一生的坚守与水乡四季流转赋予产品的独特灵魂。这份真诚的讲述,让冰冷的商品链接充满了温度与情怀,直播间里,白洋淀的文化魅力,正沿着网线飞向更广阔的远方。看着订单增长,村民们脸上绽放的笑容,是青春智慧与乡村需求精准对接后最动人的回馈。
团队成员正在直播
公益之声报道活动
青春的意义,在于脚踏实地的实践。“白洋新翼”实践队打出的这套“非遗+电商+文化”组合拳,正是青春活力与乡土资源深度融合后迸发的创新能量。它不仅拓宽了特色农产品的销路,更让沉睡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乡村自信,为杨庄子村的发展注入了崭新的、可持续的动能。这火花,是观念的更新、是技艺的复苏、是渠道的畅通、更是希望的点燃。当更多像“白洋新翼”一样的青春力量接棒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有更多乡村在传承与创新的交响乐中焕发勃勃生机,让每一寸乡土都绽放出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独特光彩。